7月3日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天
7月3日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天
当地时间7月4日《国会山报》报道,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7月3日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
报道称,根据缅因大学的分析数据,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在7月3日达到62.62华氏度或17.01摄氏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地球学家罗伯特·罗德表示,极端高温是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气候模式的结果,厄尔尼诺气候模式可能导致美国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变得比平常更温暖和干燥。罗德警告,预计在接下来的一个半月里将会出现更加炎热的天气。
厄尔尼诺将至,2024将有极端高温
早期预测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将于2023年晚些时候回归,加剧了全球极端天气,并使地球上的平均温度“极有可能”整体升高超过1.5摄氏度。迄今为止,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是2016年,同样是由一场厄尔尼诺现象推动的。
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是许多地区天气逐年变化的最大原因。在拉尼娜现象发生的年份,东西太平洋的贸易风更强,将温暖的地表水推向西,在东部形成更深、更凉爽的水。当信风减弱时,厄尔尼诺事件就会发生,使温暖的海水向东蔓延,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国外科学家表示,与西太平洋接壤的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都将会经历更炎热、更干燥的环境。
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涉及太平洋大片地区的变暖,它们往往会将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约十分之一。它可能会将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推至创纪录的高点,特别是在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后的一年。
鉴于温室气体排放量持续居高不下,地球正在迅速变暖,而且对于地球来说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大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即使是温和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可能意味着世界将经历创纪录炎热的一年。
科学家预计2023年将比2022年更热,2022年的全球数据集是有记录以来第五或第六热的一年。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北半球冬季,其加热效应需要几个月才能感受到,这意味着2024年更有可能创下新全球温度记录。
今年冬天会是暖冬吗?
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里,我国出现暖冬的概率较大。但需要提示的是,所谓暖冬,是指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常年平均值偏高,并不意味着不会出现寒潮或者极寒天气,大家仍然需要做足防寒准备。
什么是厄尔尼诺现象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
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
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厄尔尼诺会有什么影响
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比起单纯的气温变化,极端天气更容易引发危险。
1、台风减少。西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次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次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中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北方地区夏季容易出现干旱、高温,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近百年来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次年。
3、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