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

| 新华

做方案首先要明确项目的目标与需求,有助于确定方案的方向和重点,确保方案满足项目的具体要求。写好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1

公司“__”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通过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能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员工素质提升计划。

到20__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达到25%,人才密度达到0.80。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到20__公司人才培养方案、50%和55%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以上,各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

2、“1551”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公司培养选拔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技能人才。

3、创新型高精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在支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控制水平和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等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培养2-3名后备院士人才,培养300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专家150人,公司系统进入国家级人才库的专家力争达到300人以上,形成以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核心的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4、紧缺人才培养计划。

加大引进和培养公司紧缺专家人才的力度,5年内引进和培养500名金融、保险、法律和财务等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5、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

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__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6、西部电力企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每年从西北五省和西藏公司选拔4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口派遣到东部发达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对西藏公司人才帮扶力度,每年选派10名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进藏担任培训师,开展对口培训,为西藏公司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

7、学习型班组建设计划。

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积极培育国家电网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8、农电工素质能力提升计划。

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开展对所有农电所长的轮训工作。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2

一、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游戏软件开发相应岗位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手机游戏开发、网络2D游戏开发、3D游戏开发、网页游戏开发、游戏策划、游戏运营、游戏测试及网络客服员等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正确的世界观;

(2)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遵纪守法,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职业道德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3)坚韧、自信、进取和有较强的心理调控及自我约束能力。

2.知识要求

(1)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知识、英语阅读、写作应用方面的基本知识;

(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游戏开发发展的动向;

(3)手机游戏、2DPC端游戏、FLASH游戏设计知识及大型游戏软件框架设计基础知识及了解相关学科、跨学科和人文、自然科学的知识。

3.能力要求

(1)社会能力

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劳动组织能力、勇于创新和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吃苦耐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与正义感、初步的管理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2)方法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总结与应用实践经验的能力、决策能力。

(3)专业核心能力

——阅读本专业一般英语技术资料和用英语进行简单口头交流的能力;

——计算机操作和应用能力;

——系统掌握游戏开发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游戏开发发展的动向,具

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手机游戏客户端程序设计能力;

——网页游戏客户端设计与制作能力;

——2D或3D网络游戏客户端开发设计能力;

——游戏测试、策划和运营能力;

二、毕业标准

1.根据本培养方案,修读并获得131学分,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

2.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3.获得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证书;

4.获得游戏开发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

5.获得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级甲等证书。

三、学制、修业年限及招生对象

标准学制:3年。

修业年限: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在校累计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含休学)。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中职毕业生。

四、职业岗位面向及要求

通过市场、企业调研,确定本专业主要对应手机游戏程序设计员、手机游戏策划师、网络游戏客服端程序员、网络游戏服务器端开发和维护人员、游戏开发工具开发人员、网络游戏策划师、网络客服员等职业岗位。各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见表1。

表1岗位主要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

序号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证书

1手机游戏客户端程序设计手机游戏程序设计等A1-1:专业能力

A1-1-1:使用Java编写程序;

A1-1-2:使用AndroidSDK编写程序;

A1-1-3:使用Cocos2D-X开发各类手机游戏;

A1-2:方法能力

A1-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1-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1-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1-3:社会能力

A1-3-1:沟通协调能力;

A1-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1-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程序员

2网页游戏客户端程序设计Flash游戏程序设计等A2-1:专业能力

A2-1-1:使用FlashCS工具设计UI;

A2-1-2:使用ActionScript3.0编写程序;

A2-1-3:使用FlashDevelop工具创建项目工程;

A2-2:方法能力

A1-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1-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1-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2-3:社会能力

A1-3-1:沟通协调能力;

A1-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1-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程序员

3网络游戏客户端程序员Windows平台或跨平台引擎游戏客服端开发设计等A3-1:专业能力

A3-1-1:会使用C++编写程序;

A3-1-2:掌握STL;

A3-1-3:掌握WIN32、MFC编写2D游戏;

A3-1-4:掌握3D数学及应用;

A3-1-5:熟悉各种数据结构;

A3-1-6:熟悉一种以上3D游戏引擎的使用(如U3D)

A3-2:方法能力

A3-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3-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3-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3-3:社会能力

A3-3-1:沟通协调能力;

A3-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3-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程序员

4游戏策划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网页游戏策划设计等A4-1:专业能力

A4-1-1:有极强的阅历和文笔;

A4-1-2:具备各种创意和想象力;

A4-1-3:具备创造游戏规则能力;

A4-1-4:具备游戏数据平衡能力;

A4-1-5:具有游戏关卡、任务设计能力;

A4-1-6:具有项目组内部协调能力

A4-2:方法能力

A4-2-1:资料收集整理能力;

A4-2-2:制订、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

A4-2-3: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A4-2-4: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A4-3:社会能力

A4-3-1:沟通协调能力;

A4-3-2:责任心与职业道德;

A4-3-3: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信息处理员

五、教育教学内容

(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1.游戏策划运营体系主要内容:游戏本质分析、游戏产业概论、游戏开发流程及职业划分、玩家需求分析、构思创意及文档编写要求、游戏故事设计、游戏元素、规则、任务、系统、关卡设计、游戏平衡设定、界面与操作功能;

2.手机游戏开发体系主要内容:Java语言基本语法、基本数据类型、流程控制、面向对象编程、多线程、网络、I/O系统、异常处理、AndroidSDK架构基础、高级界面编程、SurfaceView游戏编程、网络连接、第3方游戏开发包、商业游戏实例分析;

3.Windows游戏开发体系主要内容:C++、算法基础、WindowsAPI使用、MFC原理及其应用、2D图形渲染技术、界面设计与应用、Cocos2D-X游戏引擎;

4.网页开发体系主要内容:网页游戏相关的技术,包括Flash、HTML5、JavaScript等内容。

(二)课程体系

根据游戏软件开发职业能力要求构建课程体系。

1.综合素质课,构建基本应用文写作能力,英文文档阅读、写作能力,基本问题分析能力,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2.专业基础课,构建基本程序设计能力;

3.专业技能课,构建在各种平台下进行游戏开发的基本能力;

4.拓展课,构建良好的编程风格,自学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内容

表2专业核心课程内容表

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单元)技能考核项目与要求参考学时

游戏策划与架构设计游戏概念与原型

游戏背景、地图与场景

游戏元素设计

游戏人物与关卡设计

游戏规则设计

界面与用户控制

游戏设计文档与编辑工具了解游戏策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掌握游戏开发中的概念设计、原型设计、规则设计、情节设计及关卡设计的基本方法,全面了解游戏设计的'原理,掌握基本的设计技能32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

C程序的开发过程;

C语言开发环境;

C语言的数据类型;

运算符与表达式;

C语言程序的流程控制;

函数;

数组;

指针;

文件读写了解程序设计常识、基本编程思想,

了解TC下的图形模式,掌握动画实现原理(C语言游戏开发实训)96

Flash游戏编程文本对象;

对象操作与位图对象;

元件、实例与资源库;

动画制作;

鼠标、键盘、声音;

AS3标准脚本语法;

常用算法在Flash中的运用了解并掌握基本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并掌握ActionScript语言,结合该语言能实现较为复杂的交互式Flash动画(Flash游戏开发实训)96

移动游戏开发移动开发平台的搭建;

用户界面;

绘制的基本方法;

双缓冲与动画;

2D游戏特效的实现;

程序调试技术

移动游戏完整案例的实现了解并掌握移动平台下开发2D游戏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Android独立游戏开发实训)128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Win32应用程序运行机制;

消息队列及消息响应;

Win32应用程序框架;

MFC应用程序框架;了解并掌握Windows平台下应用程序及简单图形程序的编写方法,学会理解Win32框架及编写简单Win32应用程序的技巧(跨平台游戏开发实训)64

(四)其它专业课程教学单元总表

表3专业课程教学单元总表

专业课程学习单元

单元1单元2单元3单元4单元5单元6单元7

游戏专业概论游戏概述游戏策划游戏程序游戏艺术职业之路

Flash动画基础Flash基础知识文本对象对象操作和位图应用使用元件、实例和库资源动画制作基础知识和操作动画制作与编辑鼠标动画制作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面向对象软件开发概述Java语言概述及编程基础抽象、封装与类继承与多态Java语言的工具类图形用户界面设计Java高级编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语言)C++对C的扩展类和对象C++语言中的类继承多态性C++中的输入和输出异常处理

跨平台游戏开发Cocos2D-X引擎基础引擎框架分析图层、精灵、场景渲染流程输入设备多媒体游戏脚本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3

⑴建立“动态化”调整机制,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①深入“行企校”调研,对比分析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基础。

根据品牌与类型差异,遴选岳阳申湘别克、上海大众、上海通用等9家企业,深入调研不同品牌、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面向的汽车服务企业相同岗位、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要的差异。深入各职业院校调研,客观的分析学生学习经历与知识结构,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对各岗位进行筛选、排序,确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职层次的专业定位。

②组建“高水准”团队,建立适应专业动态发展的调整机制。

深化湘北汽车城、岳阳申湘汽车集团、华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优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机制,聘请岳阳市汽车维修办公室主任陈亮为主任委员,岳阳申湘技术总监陈东文、湘北汽车城副总经理刘俊、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陈红阳副教授为副主任委员,完善《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办法》等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制度,形成动态调整机制。

③融入“高精尖”标准,建立适应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专业培养定位与企业人才需求,结合汽车产业出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新设备、新岗位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在专业建设理事会的指导下,动态调整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方案既相对稳定,又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形成专业特色。

⑵以“订单班”建设为主导,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

在巩固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完善合作机制,开辟“众泰班”、“华君班”、“顺通班”、“湘北班”、“申湘班”5个订单培养班,订单比例逐步达到85%以上。以订单培养为主导,创新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实现培养方案共订、培养过程共管、师资队伍共培、课程资源共建。

⑶以“校中厂”、“厂中校”建设为主体,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①“校中厂”培养模式

专业教研室制定学生课堂、课间实训计划,安排学生进入“校中厂”进行实践,实行企业化管理,目标考核,以实际生产任务的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每周不低于60人/次,每年不低于3000人/次。

②“厂中校”培养模式

联合岳阳市和华容县汽车维修及服务企业,建设产学合作联盟,联盟内企业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到联盟内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教师可以去联盟内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联盟内企业的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来指导实训教学,通过将教学带入企业,建设“厂中校”,更进一步扩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途径。

③“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依托“校中厂”和“厂中校”校内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与教学资源,共同组织教学,共同评价学生,实现“四个有效对接”(厂长主任对接、教师技师对接、学生员工对接、车间工厂对接)的目标。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创新了”校中厂、厂中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⑷工学交替的学习模式,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

建立以教学校长为组长,教务处、德育处、就业处、实训处、专业教研组以及全体专业教师共同参与的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管理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实训处就业处职责、教务处及专业教研组职责、实习指导老师的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借助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售后服务体系,借鉴ASEP项目的管理与运作模式的先进经验,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把职业活动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培养各环节中。根据培养目标,按照企业的需求,打破原有的学期界限,实行“小学期”制,将传统的3个学年6个学期,改为4个阶段8个学期,学生通过校内外各两个阶段学习,实现以校内一体化项目课程教学和校外岗位体验,凸显顶岗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保证真正意义上的工学交替,完成由“初级工”到“中级工”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4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正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涉及政府调控、社会经济发展、学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为此,高校要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把握时代脉搏。透彻理解新世纪的人才标准

(二)符合高校实际,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人才目标定位上.高校应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总体品质与规格,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和类型,培养研究型、复合型、应用型等不同规格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对各种人才的不同需要。开创出一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路径来。当前不少学校片面追求高层次。盲目地追求专科院校升本科、本科院校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在追求高层次办学过程中,一些过去十分有专业特色或专业优势的学校放弃了自己的特点。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出现了明显的偏差,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雷同。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地方性综合大学为例.地方综合性大学由于办学历史、生源状况及地域条件的限制,具有“地方性”和“综合性”两个特点。地方性院校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具体需要,结合所处地区的实际情况,培养本地区所需的各种各样的实用人才。

(三)转变教育观念,体现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教育思想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与精英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区别是摆脱了单一的精英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市场需求是多样化,不同社会职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不一样。如果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要体现以人为本、人职匹配的思想,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状况,按照社会职业的需要.进行不同职业目标的培养,不仅大学生的德、智、体等诸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大学生个体的潜能和差异性也能够得到发展,这样的毕业生就可以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社会职位的需要.更有利于人职匹配、顺利就业。"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我国高校本科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以“学科本位”理念来构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专业的专、深、尖在当时计划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大量同类型、同层次人才的背景下.为社会输送众多高级专业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时期,伴随产业结构由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再单一,而呈现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需求态势。如果再沿袭单一以“学科知识”为理念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忽视学科专业发展的广度与交叉融合性.必然会导致培养的人才知识面过窄,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当前高校要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和大学培养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的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学计划.而教学计划的核心是课程。所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其是否科学、合理对大学能否高质量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我国现行本科课程体系的.弊端表现为:普遍侧重于必修课程。忽略了选修课程的合理比例分配;重理论,轻实践;各类专业划分过细,相关课程交叉重叠,没有整合;课程内容陈旧、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高校要加大课程改革,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优化培养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学生毕业后进人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推进学分制改革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高校学分制推行已久,但很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只能说是学年学分制或半学分制高校学分制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大,有诸多因素制约: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工作不到位:计算机房、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辅助部门的管理等原因。在高等教育跨人大众阶段,如何真正实现学分制,使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具有更大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开放性.成为高校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1.制定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

在规定标准学制的基础上.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的学分数后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发展,适当放宽转系、转专业的限制。建立和完善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度、重修、重考制等。在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多开展校际合作,倡导跨校选课。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允许学生可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完成学业:一部分优秀学生在完成第一学年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后,可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自主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导师制

在学分制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选修课开设的数量与质量均取决于教师,因此,要推行学分制,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素质。积极提倡导师制。加强对学生选课、学习的辅导和指导。防止导致学生在选课、选专业或方向等方面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保证选课质量和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构成。

3.加强课程开发.完善选课制

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有充沛的课程可供选择。因此。要积极进行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建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尽可能多的吸引学生的高质量课程。"

(三)深化教学改革,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和就业适应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教育质量决定的。教育质量集中体现于教学质量。而教学工作又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学校要以创新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创新教育教学思想

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在教育思想上转变观念。为此要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从科技革命和现代化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教育观。

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传授与启发的结合,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创新教育的结合。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为出发点。充分运用网络、电视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把网络教学、集中授课与分散讨论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重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

课堂教学中,教师着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入讨论、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能力。让大学生有自由的时间和余地,学会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学习。完善自己的素质结构。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

(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注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学生就业最为重要的竞争能力.参加实践也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至为关键的环节。目前实践经验少、实践能力弱已成为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所以。学校要突出实践教育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1.从思想观念、措施上重视大学生实践体系的建设

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活动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确立实践的地位和作用。设置独立的实践课程。并给予组织、管理、场地及资金的配套。使实践体系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2.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要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师范类的教学大比武,工科类的技能大赛,各类创新竞赛等。

3.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

在城市、乡村、机关、学校、部队、企业之中广泛建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科技创新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军民共建基地等一大批实践基地。增加学生对工作环境的认识,早日成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适岗人才”。

4.加强创业教育

把创业教育及创业人才的培养纳入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各种创业培训活动,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帮助毕业生顺利创业。学校要通过定期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者学术讲座。定期请一些创业成功者与学生就创业之道进行交流与探讨.分析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借鉴。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如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和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建立学生超市、学生书亭、学生家教部等实体。为大学生实践、创业、成才的提供平台。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5

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合理定位

1.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在理论研究和企业人才培养工作实践中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界定尚无公认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定义是: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提到高技能人才包括: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

2.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

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第一,技艺的高超性,高技能人才“高”在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身怀绝技或技艺精湛,这是高技能人才诸能力中最本质的能力,也是最基本的特征。第二,技能的属人性。高技能人才的隐性知识是在实践中不断捕捉灵感并反复琢磨而逐步积累起来的,属于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产生于实践中的隐性知识具有主体性,不易明确,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人的技能产生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并由人通过实践创生,显示其属人性的个性化特征。第三,层次的相对性。高技能人才是在相对比较中产生的,是各类人才中知识、技能、贡献都出类拔萃的人物,是和特定的岗位相联系的,离开了岗位,技能人才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第四,标准的发展性。高技能人才的标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外延会发展、内涵会提升,今天的高技能人才未必是明天的高技能人才。第五,成才的实践性。任何一项高的技术能力都非天生俱有,耐心地学习与实际经验的积累才是重点。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精力、时间、金钱堆积和记忆力的累积,是单纯学历教育和广泛、密集查阅资料和充足资金所替代不了的。实际上,高技能人才的形成过程与教育程度并没有严格的线性关系,知识多并不等于技能高。

企业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性

1.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我国致力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既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员,又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制造技术和服务能力的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具有保障加工设备高效运作,生产装置平稳运行的特有能力,是驾驭现代生产设备和装置的保护神。特别是企业要始终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培育和依靠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推动技术、方法和工艺的革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因此,只有切实解决技能型人才培养问题,并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应用、工艺创新、产品研制、设备调试等方面的中坚作用,才能使新技术、新装备得到更快更好地应用和推广,才能使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2.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产品在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中,整体上仍处于利润水平的低位区间,许多企业生产的产品标准和质量不高,赢利空间小,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者技能水平不高。不少企业由于缺乏技能型人才,难以承接工艺技术要求高的国际订单。要加快实现由国际加工基地向国际制造业基地转变,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大批高技能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产品在整个国际产业分工价值链中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3.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是解决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劳动者数量供大于求、高技能岗位求大于供并存的矛盾局面。这说明,我国的劳动者素质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型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是新兴的、知识型产业的中坚力量,他们与经营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人才主体,是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必然影响到其他类人才作用的发挥。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能解决经济发展之需,也有利于我国深化人力资源开发,把人口数量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

企业怎样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1.整合社会优质资源,建立区域化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

一般来说,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是以本企业培训中部门为主,但企业内部培训资源的局限性表现较为突出。因此,要推行企业与高校、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的高度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培训资源整合,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趋势,以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为导向,以优势资源和区域布局为根本,建立区域化技能型人才培训基地,结合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的实施,依托一批条件好、质量高、管理规范、技术先进、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大型骨干企业建立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在现有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改造和改建扩建,提升培养层次。支持一批水平高、规模大、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区域内高职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速度,扩大培养规模,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需要。

2.优化培训师资,构建共享型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

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拥有一支善教学、会管理的培训师资,一是打造双师型师资,按照具备扎实系统的专业理论功底,拥有娴熟高超的专业操作技能这一标准选拔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培训师资队伍。二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求从事高技能人才理论教学、实操指导的教师,需持有企业培训师资格证书上岗,并依据岗位特点提高其薪酬待遇。三是构建培训专家库,充分依靠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师资共享。通过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推动企业大力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和岗位培训,完善推广名师带徒措施,指导企业建立技能型人才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为技能型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有效利用企业突出工程技术人员、离退休老专家、院校资深教授和行业技术专家等人才资源,构建共享型高技能人才培训专家库,实行择优聘用和动态管理。

3.开展技能竞赛,建立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薪酬的高低能够对高技能人才技术的提高、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在制定高技能人才薪酬体系的&39;过程中,应先对企业内部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岗位评价,将其素质分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划分不同的薪酬等级。同时,对于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予特殊贡献奖或者特殊津贴,使高技能人才得到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技能比赛活动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激励机制,通过企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岗位练兵、技能比赛,可以展现高技能人才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可以将比赛结果作为优秀技能人才选拔或晋升的重要依据,形成技能竞赛长效机制,为高技能人才选拔和展示技能成果搭建舞台,推动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成长。

4.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发挥好高职院校的作用,企业在与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走出去”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将企业内部优秀的高技能人才送往学校,选择学校部分有潜力,且与企业自身需求相匹配的学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专门进行技能培训和企业文化教育,为企业培养储备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是将企业内部一部分,或大量的高技能人才送到学校,接受学校内部优秀教师或者优秀技工的培训。“请进来”即请学校内部优秀的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攻关,积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强化就业导向,加强校企合作,搞好技能实训,培养人才市场短缺、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培养模式上,以职业岗位需要为依托,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从岗位和岗位能力分析入手,根据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人才的不同要求来设置课程,形成适应经济需要、科技进步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时更新内容,随时充实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新要求。

高技能人才是企业技能操作队伍的核心骨干,是企业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既要重视数量,又要提高质量。合理定位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做好培养工作的前提,企业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6

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20__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内教高函﹝20__﹞8号)精神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关于20__年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时间安排的通知》(内高职评估[20__]1号)工作部署,20__年12月3日至5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将组织评估专家对我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实地评估。为做好迎评促建工作,根据20__年5月28日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评估是对我院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人才培养工作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性评估,将有利于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院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做好本次迎评工作,请各部门高度重视本次评估工作,认真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__〕16号)和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总体规划(试行)》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内教高字〔20__〕5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准确理解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重要意义,掌握实质内涵。

二、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学院成立了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迎评促建办公室及6个工作组,全面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实施学院迎评促建各项工作。

(一)学院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董广斌、张美清

副组长:__

郝俊(常务)

成员:闫永官、单飞、张、靖、李文博、王学民、李忠、王毅、徐利明、任文柱、刘文广、刘建林、焦淑娟、项海涛、云文涛、袁广、王金旺、刘敏丽、张茂林、李颖、王利平、盛非、郑云宏、韩秉科、敖道、旭日、陈金霞、李青禄、王力森、陈海迟

(二)迎评促建办公室(以下简称“评建办”)

主任:郝俊(兼)

副主任:闫永官、李文博(常务)

成员:马文娟、马占丽、刘海霞

主要职责:

1、负责全院迎评工作的具体实施。

2、负责评估材料的撰写、收集、整理工作(包括电子文档)。

3、负责评建办纸质材料的印刷、组卷和归档工作,保证评估专家的查阅。

4、负责评估相关材料在学院评建专题网上公示工作。

(三)6个工作组

1、专业建设组

责任领导:郝俊

组长:李文博

成员:袁广、王金旺、刘敏丽、张茂林、李颖、王利平

主要职责:

(1)负责督促检查各系所开展的专业剖析比赛并组织安排学院专业剖析大赛活动。

(2)确定评估期间重点剖析专业,并负责向专家提供所剖析专业的相关材料。

(3)负责与专家组沟通协商,组织安排专业剖析的相关事宜。

2、课程建设组

责任领导:郝俊

组长:马占丽

成员:袁广、王金旺、刘敏丽、张茂林、李颖、王利平、盛非、郑云宏、敖道

主要职责:

(1)负责督促检查各系所开展的说课比赛并组织安排学院说课大赛活动。

(2)确定评估期间重点说课的类别和课程名称,并负责向专家提供说课的相关材料。

(3)负责与专家组沟通协商,组织安排专业说课的相关事宜。

3、学生素质教育组

责任领导:__

组长:徐利明

成员:周俊、项海涛

主要职责:

(1)对学生做好评估动员、宣传工作。

(2)强化学生遵守校规校纪及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意识。

(3)组织学生开展创建文明公寓、文明宿舍、文明教室等活动。

(4)负责学生早操、晚自习管理和评估期间学生校园行为规范管理,严格考勤、狠抓质量。

4、实践条件建设组

责任领导:郝和平

组长:刘海霞

成员:马占丽、袁广、王金旺、刘敏丽、张茂林、李颖、王利平、敖道

主要职责:

(1)负责督促检查校内实训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工作,并保证实践教学的开出率。

(2)负责检查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运行情况保证学生实习质量。

(3)负责组织评估期间专家组校内外考察工作。

5、宣传组

责任领导:宝力达

组长:张靖

成员:王熔熔、项海涛

主要职责:

(1)设立学院评建专题网站,实时宣传报道评估相关活动,并负责评估期间的工作简报和迎评气氛营造工作。

(2)负责评估期间各类活动的摄影、摄像、录音等工作。

(3)负责宣传材料的设计、制作工作。

6、后勤保障组

责任领导:苏存珠

组长:刘文广

成员:金明祥、李冠文

主要职责:

(1)负责全院室内外卫生清理的组织实施和检查;

(2)负责评估期间水、电、暖等保障工作。

(3)保障学生食堂卫生安全,做好学生饭菜供应工作。

(4)做好车队所有车辆的检修和维护工作,保证评估期间车辆的使用。

三、工作安排

(一)请各部门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评估文件,特别是指标体系的有关内容,按照评估指标要求进行全面的自查自评工作,整理相关原始材料,做好有关工作。

(二)各系(部)组织所有专业进行专业剖析比赛活动,收集佐证材料,并撰写专业剖析报告。并于20__年9月1日前选拔推荐2个专业(新、老各1个)参加学院组织的院级大赛。

(三)各系(部)组织教师开展所设课程的说课比赛活动,收集课程相关佐证材料(包括教材、电子课件、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师教学工作手册、课后作业、考核方式等与课程有关材料),并撰写说课提纲。每个专业于20__年9月1日前推荐2门课程(推荐时注意课程类别的分布)参加学院组织的院级说课大赛。

(四)请各有关部门务必于9月30日前完成部门佐证材料的整理、印刷和装订工作,并将材料电子版(纸质版请扫描成图片后编辑为word文档)提交学院评建办。

(五)学院评建办将对各部门迎评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对未能按时完成工作或完成质量较差的部门将予以全院通报。

(六)学院将于20__年10月10日前组织专家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预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各部门进一步丰富完善各项评估工作。

(七)20__年11月3日前将所有材料完善定稿后,由评建办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最新的原始数据、《学院自评报告》、《关键评估要素分析报告》《地区社会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学院发展规划》等评估相关材料在学院评建专题网上对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将评估资料登录及下载方式报送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保证专家审阅。

(八)其它各项佐证材料需组卷归档,学院层面的材料由评建办收集整理保存,各部门材料由部门建档保存,保证评估期间随时调阅。

四、实施要求

(一)学院各部门要以本次评估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以评估工作带动学院各项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加大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要须充分调动全院教职工的积极性。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地评估宣传工作,把思想发动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和积极性,听从指挥,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坚定信心,圆满完成各项工作,实现各项预期目标。

(三)要强化评估工作的责任意识。各部门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细化和完善实施过程,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7

一、“订单培养”的本质内涵:定向合作培养

1“.委托培养”与“订单培养”。“委托培养”指用人单位根据自身人才需求情况委托院校培养相关技术人才,学员学成后回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根据院校情况给付一定数额的培训费。“委托培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是打破国家人才培养和就业安置“统招统分”体制的一项改革创新,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了院校与用人单位间的直接联系,实行对口培养、对口分配,解决了一批用人单位急需专门人才“分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问题,相对弥补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同时也挖掘了学校的办学潜力和办学效益。但“委托培养”仍属于招生就业制度创新范畴,用人单位只是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承担部分人才培养成本,并不介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双向选择”就业制度的实行,“委托培养”模式逐渐式微,而“订单培养”模式日渐兴起。“订单培养”是高职院校借鉴企业生产领域“订单生产”概念而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它不仅是一张“用人数量”的预订单,更是对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学实施、考核鉴定等整套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定。“订单培养”包括六个基本特征:

(1)用人单位与学校签订用人及人才培养协议;

(2)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标准;

(3)双方优势资源互补共享,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4)用人单位提供实践岗位,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5)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估、认定;

(6)用人单位按照培养协议约定录用学生就业。可见,“委托培养”和“订单培养”都属于面向特定用人单位的“定向培养”,但在用人单位和院校关系上“,订单培养”是双方深入到培养过程的“合作培养”,双方构成了“培养共同体”。可以说,“定向合作培养”是“订单培养”的本质内涵,它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模式从一般培养到定向培养,再到定向合作培养的发展逻辑。

2“.企业订单培养”与“行会订单培养”。既然明确了“订单培养”就是“定向合作培养”,那么“定向谁”“与谁合作”“采取什么样的合作形态”等问题就可以在逻辑上展开探讨。考虑到“订单培养”涉及三个基本主体——培养单位、用人单位和学生,那么可以进一步探讨:培养单位只能一所院校还是可以多所院校?用人单位只能一个企业还是可以一个行业相关的若干企业?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提出两种基本的“订单培养”类型“:企业订单培养”和“行会订单培养”。“企业订单培养”就是校企一对一单线合作培养,学生就业定向单一的企业(或某企业的特定岗位)。“行会订单培养”,广义上指由行业协会主导,组建多院校、多企业的校企合作联盟,定向培养行业人才;狭义上指一所院校借由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与行业内的一批龙头或骨干企业合作定向培养实用人才,这批企业较好地代表了行业的特定领域,这既意味着学生就业能定向行业领域(或行业领域的一类岗位),但又不妨碍学生企业间双向选择。

二、“企业订单培养”的机制缺陷:绑定企业,三方诉求难平衡

1.全凭“企业订单”的风险。规模适度、持续稳定的“订单”是开展“订单培养”的先决条件。学校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要求:一是考虑规模效益,一个“订单班”需要确保一个适度规模并保持相对稳定;二是考虑培养周期,培养期内培养目标既要明确又要保持相对稳定,且培养到期时人才应被批量录用;三是考虑教育专业化特点,学校投入“订单培养”的师资、课程、教材等诸多教学资源具有专用性,且需在多次循环中才能得以不断优化配置和提升效益。但是,在校企一对一的“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中,企业“下单”的依据是其自身的人才需求预期,而这又受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换句话说“,订单”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取决于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受技术变革、同行竞争和相关宏观调控等的影响,经营状况不断变化,这就必然导致用人数量的随机性、用人周期的不确定性和用人标准的动态性。因此,随着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经常变化引起用人需求的快速变化,将不仅降低“订单培养”的有效性,从而有违企业“下单”的初衷;而且会导致“订单”的应急性、短期性和不可持续性,从而影响学校办学的稳定性和相关教学资源的长期效益。总之,将“订单”系于单一企业,不仅可能增加企业经营负担,而且会使企业的市场经营风险传导为学校稳定办学的风险。

2.绑定“企业就业”的困局。企业采取“订单培养”的目的在于:一是先于市场渠道抢先获取优质人才;二是避免市场招聘中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选错人、用错人以及入职适应期较长等问题;三是经过一段培养期,在心智上、文化上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因此,通过签订培养协议,期望将学生与企业“绑定”“互锁”,实现共赢,然而,实际上却可能得到一个事与愿违的尴尬局面。首先,培养协议的不同签订方式,意味着对学生的不同划分。如果采取“双向选择、自愿签约”的形式确定“订单班”,那么那些对自我期望比较高,敢于拼搏的优秀学生,往往并不甘于限定于一个企业,从而会放弃“订单培养”;相反,那些对自身前景相对缺乏信心,乐于安稳的普通学生却更乐于选择“订单培养”。但如果采取招生入学后直接整专业、整班“订单培养”,虽然锁定了优秀学生,但也锁定了大量相对平庸的学生,虽然通过后续的学习表现可以筛选出优秀学生,但由于他们是“被迫订单”的,因而违约的概率也会增加。其次,由于协议是事先签订的,会给学生提前锁定了就业的预期,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努力最小化的倾向,即只需使自己达到企业录用的基本条件即可,反而使得部分优质学生相对平庸化。如果录用条件定得过高,会降低整体录用率,从而降低“企业订单”的吸引力;而录用条件定得过低,不仅对优秀学生,对普通学生也将缺乏潜力激发,并最终录用更多的普通学生。再次,订单培养协议是个“弱协议”,在国家“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下,对学生的约束力较弱,优秀学生违约概率较高。即使不违约,优秀学生也未必愿意与企业签订长期就业协议,往往短暂就业后离职跳槽,“下单”企业难免落个“为他人作嫁衣”的结局。最后,绑定企业的培养协议是个“糟协议”。除上述提到的可能抑制学生潜力发挥之外,“订单培养”使学生知识、技能相对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弱,限制了学生后续转岗或再择业的空间;对最终被拒绝录用的学生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造成他们的挫败感;另外,企业万一因经营发展不利,导致违约“断单”将导致学校办学调整困难和学生就业危机。

3.仰仗“企业培养”的障碍。“订单培养”的关键在于“合作培养”,在于企业实质性地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协同开发课程和教材,投入或开放共享用于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安排胜任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共同评价认定人才培养质量等。但在校企一对一的“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中,需要仰仗单一企业来完成“企业培养”的全部责任和任务,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动力不强、能力不足和资源不够。企业实质性参与“订单培养”过程动力不强的原因,正如上文所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因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变化,在用人需求上,具有用人数量的随机性、用人周期的不确定性和用人标准的动态性等特点,使得“订单培养”能不能真正契合企业的用人需求,会不会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额外负担等问题成为企业时隐时现的顾虑;二是“订单培养”很难真正或者全部锁定企业所需的优质人才,不是某种平庸化就是优秀人才流失到竞争对手那里,使得人力资本收益或下降或外溢,导致企业总体成本—收益不对等。企业实质性参与“订单培养”过程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对人才培养工作天生不熟悉,其主要的工作重心是生产经营,因此其从组织架构到工作运行,都是围绕生产经营展开的。即使如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其主要职责仅是招聘和简单岗前培训,对与学校合作的“订单培养”也缺乏全面的参与能力和全局的掌控能力。而学校对生产经营过程又天然不熟悉,导致学校和企业两种话语体系在沟通中面临很大障碍。因此,企业一方面由于精力有限和能力不足,又加上与学校深层次沟通的障碍,在“订单培养”过程中,企业总是处于被动中,参与合作培养也往往只能停留于浅层,或限于局部。此外,单一企业可用于“订单培养”的资源也非常有限,特别是中小企业,较大地影响了“订单培养”的'质量。总之“,企业订单培养”的核心是建立“有规模的校企直接合作培养共同体”,这对企业的要求非常高,从实践情况来看,除一部分中大型优质企业与优质高水平院校合作开展的“订单培养”取得较好成效外,大部分普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与普通院校实行的“订单培养”,往往形式大于实质内容,效果并不理想。

三、“行会订单培养”的机制优势:行会主导,宽领域定向,大合作培养

1.大订单优势:行会订单集合行业需求。“企业订单培养”模式中,受企业经营风险不确定性的影响,基于企业用人需求的“订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始终是个突出问题,且无法通过企业自身解决。行业人才需求相对企业人才需求,不仅规模更大,也更稳定、可持续,即使变化也更平缓温和。因此,基于行业人才需求而成的人才培养“大订单”,将更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行业协会作为中介组织,是政府、企业和学校间相互连接的桥梁和纽带,除了是企业的指导者、约束者,还可以是职业教育政策的宣传者和建议者、校企合作的推动者和职业院校的服务者。因此,由行业协会主导开展行业人才的“大订单”培养,具有先天的优势。

2.宽定向优势:学生就业定向行业领域。相对于学生“绑定”企业给双方带来的不利与尴尬“,行会订单培养”基于行业需求的“定向培养”,将学生“绑定”行业,但又不妨碍学生与行业内企业“双向选择”就业。对学生而言,选了专业就意味着定了行业,因而定向行业培养不仅不违背其意愿,反而更好地体现和满足了其意愿;因为就业时需要和参与合作培养的企业进行双向选择,就学期间自然会尽最大努力学习好、表现好,有利于激发潜能;同时由于不限于一个企业、一个岗位,学生的知识基础更宽、能力素质更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最后“双向选择”获得的工作的收入待遇和发展空间也将更好。对于企业而言,由行业协会牵头“订单培养”,且多企业参与合作培养,所以培养成本得以分担,但了解掌握学生的信息、吸引和获取优秀学生的机会是对等的,从而在成本下降的同时,成本—收益更加匹配。

3.大合作优势:行会主导构筑培养联盟。在“企业订单培养”中,因企业的主动性不够或能力不足等因素,校企“合作培养”总体效果不尽如如意。在“行会订单培养”中,行业协会利用其独特的身份,在政府、企业和学校中能更好地发挥利益协调和资源整合的作用,构筑起一个目标一致、多方联动、运行顺畅的人才培养合作联盟。在“订单”的签订关系上,行业协会与学校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同时与会员企业达成委托协议,形成三方多边协议。行业协会作为中介,既是人才需求者,向学校“下单”提出人才需求,又是人才供给者,向企业提供订单学生。在“订单班”组建上,行业协会按与学校的协议从会员企业中组成订单企业库,收集企业的订单需求计划之后反馈给学校,学校按照协议挑选学生组成订单班。在培养环节上,学校为订单班制订基础理论课的课程教学标准,并负责实施教学;行业协会按照行业发展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及相关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标准和教学方案,组织企业按要求提供实践实训课程的教学和实训场所及岗位。基于行会自身的职能特点,行会能够更好地根据市场和行业的动态变化建立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修正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引导企业发展,纠正人才需求的方向。在考核录用上,学校、企业和行会联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合格者颁发结业证书,并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根据订单需求计划将学生分配给订单企业。总之,在行会主导下,有了行会对企业的约束和对行业的长期把握,以及行会强大的利益协调和资源整合能力,能较好地实现学校、学生、企业和行会四方的各自利益诉求,达到共赢。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篇8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从事环境设计工作,在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设计应用型人才。

二、规格要求

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型设计和创新性设计。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表现能力,能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熟练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材料及加工工艺,具备综合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构成艺术和表现技法,电脑及各种设计软件的操作与应用;

2、必要的绘画和装饰表现技能,具备专业方向的设计语言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能掌握美学规律、艺术设计学,基本了解市场营销学、传播学,具有洞察市场和消费群体的能力;

4、熟悉我国设计行业的方针、政策与法规,掌握国际设计市场动态、发展潮流,能够把握时代最新的设计理念并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去;

5、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理解中、英文设计资料的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7、具有专业外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修养。

三、相近专业

产品设计、园林设计

四、主干学科

建筑设计及环境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

五、专业核心课程

空间构成、室内陈设设计、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水景设计

六、实践教学

包括课程实习(家具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庭院设计、广场设计、水景设计),课程实验(专业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专业技能认证),专业实习(艺术采风、专业考察)、课程设计(家具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办公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庭院设计、广场设计、水景设计),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七、所含专业方向及特色

包括室内环境设计和公共环境设计两个专业方向。

环境设计专业强调艺术意识的提升及设计应用能力的拓展,以较全面的设计课程教学来奠定坚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多元的专业课程设置来构建学生应对艺术设计市场发展变化的操作能力。加大计算机课程比例,计算机应用融入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培养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电脑进行现代艺术设计。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安排较为充足的实习时间,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强调学生在接触专业设计课程之后,有效地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艺术设计的实践活动。

1、室内环境设计方向:

室内环境设计主要培养能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建筑空间、居住空间、家具、室内装饰进行合理的改造新设计和创新性设计的专门人才。

2、公共环境设计方向:

公共环境设计主要是针对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培养有创意能力,在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作与视觉设计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的专门艺术设计人才。

【人才培养方案】相关文章:

10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