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篇1)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到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和芝累、懂得要尊重长辈,不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教学用具:
生字卡片,投影、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雪白雪白”是什么意思?
三、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名读写奶奶和“我”的句子。
3、出示重点词句。
4、听了奶奶的话,“我”为什么低头不说话?
5、请同学们想一想:这时候,他心里会想些什么?(齐读)
6、为了不让奶奶操心,“我”会怎样做呢?
7、指导朗读奶奶第二次说话和“我”的话。
8、奶奶听了“我”说的话,为什么会笑了?带着高兴的心情读最后的一句话。
9、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10、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总结课文。
五、指导背诵。
六、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拉近了学生和老人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认识到了老一辈为后辈人付出的艰辛、劳苦,懂得了要尊重长辈,不要让长辈为我们操心。
3、本课的生字学生掌握的较好。
4、课的要认读的生字学生交难掌握。
5、本课含义较深,学生较难理解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
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节奏、器乐节奏表现火车的不同速度
2.体会表达交流的不同途径
活动准备:钢琴一架、小铃,沙锤,铃鼓,双响筒,塑料垫板,木块,塑料袋等若干
中班时学过的歌曲《火车快飞》
活动过程:
(一)谈话:说说大家认识的火车
1.提出火车:暑假时,邢老师去北京游玩,晚上6点出发,第二天早上6点到的北京,你们猜,我用的是哪种交通工具?(火车)
为什么这么猜?(火车的速度等)
2.说说火车的好处和乘火车的感觉
你乘过火车么?
乘火车到哪里去?
为什么你不坐其它交通工具去那里?
坐火车的感觉怎么样?
火车是怎么开的?
3.用肢体动作来表现火车开的样子
(二)音乐活动:《火车快飞》
1.跟唱学过的歌《火车快飞》
2.跟随钢琴节奏,用身体节奏自由表演
表演小火车
表演大火车
3.钢琴节奏变化,幼儿跟着改变节奏表演
教师随意将节奏变为2/4拍4/4拍3/4拍,请幼儿判断节奏的快慢,并请幼儿用语言叙述火车的状态:例如出发上路,火车越开越快啦,要到站了火车渐渐慢下来
4.请一到两名幼儿做钢琴的指挥,来确定快慢,大家跟着一起跳
5.自由选用乐器及可发声工具,进行器乐节奏伴奏
(三)结束
活动延伸:幼儿若是意犹未尽,可请他们跳到室外去,或在今后的室外游戏活动中继续表现
可进行音乐的创编活动
开火车游戏
附《火车快飞》
F大调
2/4拍
1164│1154│5677│6711│1616│564│
火车快飞火车快飞穿过山洞渡过小溪一天要走几百里
7555│6444│7555│6444│5765│434║
快到家里快到家里快到家里快到家里妈妈见了真欢喜
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篇3)
活动目标
1、 以身体紧缩或伸展成圆的动作,培养幼儿的控制力。
2、 能根据教师的展示或描述,用身体表现场景。
3、 能将自己表现的动作,用简单的单线画表示出来,加上头尾,变成连环画。
教育准备:
气球若干,钢琴,黑色记号笔人手一支,白纸多于人数的四倍(32开小正方形),钉书机。
教学过程:
(一)引起动机
1、 出示气球,吹气。
2、 与幼儿讨论:
① 没吹气的时候,气球是怎么样的?
② 吹气以后呢?
③ 吹气时,人发出怎么样的声音?
(二)展开活动
1、让幼儿摆出印第安式的坐姿,上身尽可能紧缩着,就好象一个没有气的气球,老师做出吹气的动作,让幼儿跟随着吹气声,慢慢伸展上身。
2、游戏2遍后,老师暂停吹气,也让幼儿暂停,保持当时的姿势,再以拍手代替气球被刺破的声音,让扮演气球的幼儿迅速回复成气球没有气时的姿势。
3、用钢琴来代替吹气,做胀缩的动作,并即兴地加入气球被刺破的声音。
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2、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说一下自己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一种动物,狐狸。(出示狐狸的图片和狐狸的有关资料。狐狸:一种哺乳动物,形状有点像狼,但形体比狼要小一些。狐狸嘴尖面长,脸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长,毛色一般为赤黄色。这种动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昼伏夜出,以鼠类、鸟类或家禽为食。)人们对它的认识都不是太好,一说到它我们都会想起一些不好的词语,如狐狸尾巴、狐狸精、狐假虎威等。(说到这让学生来听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狐狸有关的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3、)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4、)事情的经过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讨论上述问题。
3、全班交流。
起因: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
结局:正太郎从邻居家要回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了树林中。
经过: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并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
三、 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1、全班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读读这篇课文,看看狐狸是什么样子。读课文的时候,想一想:1.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事?2、从老狐狸救小狐狸这个过程中你体会到什么?
2、全班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全班共同交流这些问题。
4、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四、精读课文,自主探究。
1、全班再读课文,思考:
(1、)正太郎为狐狸做了哪些事?
(2、)狐狸和正太郎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3、)正太郎与狐狸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从正太郎与狐狸关系的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全班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 全班共同交流这些问题。
4、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五、再读悟情。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3、总结课文中心
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六、课外拓展。
1、课下收集一些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动人故事。
2、想一想如何保护小动物。
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篇5)
一、 活动目标: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深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教研活动以案例研讨、一课三议、一课三备的主要形式开展。以集体研究为主要方式,教师个体学习为补充。激发每个教师的教育思索,促进我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 活动要求:
教研活动采用备课组活动和一课三议活动在内容上相贯连、活动上分开的形式。案例研讨以网上讨论的形式进行。
(一)备课组活动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每班级组成一个小备课组。对于备课在本班范围内做好一课三备的工作。选取每周总课的20%进行三议活动。一课三备的内容结合上届老师三备的基础,在此之上,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以幼儿为本的活动。
第二部分:结合一课三议活动,进行全园范围的一课三议活动。由上课老师提供一备,集体讨论进行两备。上课老师在本班开展活动后进行修改,形成三备得出完整活动方案。
每议形成的备课都要有记录。以便能够对比更改的方案。
(二)一课三议活动
在全园备课组活动上得出的两议教案,上课老师分两次进行实施活动设计。由教师集中讨论评课,提出改进意见。形成一课三议的最后活动设计,上课老师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评课汇总写出三议总结。听课老师根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来认真、科学评课。
(三)案例研讨活动
本学期的案例研讨活动承袭网上交流的形式,各发帖老师选择研讨的案例可以有两个来源:1.根据自己在教学教育活动中碰到的疑惑或者困难,选择比较有价值的案例。内容可以包括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游戏活动、区域组织等方面。首先进行自我反思,反思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全园研讨。2.可以提供自己在学习过程中读过的好的教育案例,推荐给全体老师,同样在自己反思的基础上,邀请各位老师对该案例进行学习和反思。反思要尽量写出自己的收获、得益、触动。在案例中找到教育理论的支点。
发帖和跟帖的老师都要对案例进行深刻反思,本学期拒绝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常见案例、浅显案例。拒绝无效反思和马虎反思。
活动安排
(一)课例研讨
九月份: 岑小菊老师
十月份: 李季英老师
十一月份:何爱华老师
十二月份:施佳庆老师
一月份: 杨洋
(二)案例研讨
案例研讨的发帖周期为两周一帖,其余老师跟帖研讨在两周之内完成。研讨请结合纲要精神,科学合理,深入地提出有建设性的思考。
第一~第三周:施佳庆
第四~第六周:何爱华
第七~第九周: 朱裕芬
第十周~十二周:杨洋
第十三一~第十五周:李季英
第十六~第十八周:徐才妹
第十九~第二十一:岑小菊
请各位老师关注自己的活动任务,提前准备,认真执行,准时参与。
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篇6)
一、活动主题:
体验光合作用,自制有像树叶书签
二、活动对象:
高一班级
三、活动地点:
课室
四、活动背景
生物学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伸,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是生物学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是立足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基础之上,是组织学生在课外对生物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研究,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广泛兴趣和必要的操作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能的一条重要途径。
基于学生已学习过光合作用的知识,利用有像树叶书签的制作,让学生巩固知识,以实际操作体验理论知识。
五、活动目的
通过有像树叶书签的制作,让学生巩固知识,以实际操作体验理论知识。
六、活动内容
(一)实验材料
1、一盆天竺葵(或选室外一棵小树);
2、碘酒;
3、酒精、镊子、牙刷、薄膜、黑纸、彩色丝带、烧杯等
(二)书签制作过程
1、实验前两天,取一盆天竺葵(或选室外一棵小树)用黑纸包住1—2张叶片。
2、去掉黑纸。取一张有形状的黑纸放在叶上,叶底托一张黑纸,再用夹子将两片薄膜上下夹住叶片,使底片与叶片贴紧,阳光下晒3—4小时。
3、摘下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绿素溶解在酒精中,待叶片成白色时,取出用清水漂洗干净。
4、在漂洗过的叶片上均匀地滴上碘酒,3—5分钟后用清水冲净碘酒,就可看到像已印在叶片上了。这是因为光下绿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由于有形状的黑纸的遮挡,叶片各部分的光照强度不同,制造的淀粉多少不同,加碘酒后产生的蓝色就有深有浅,所以叶片就显出像了。如将此叶片晾干、压平,系上彩带就成为一张有像的树叶书签。
(三)评价
同学们之前互相给分评价。
七、预期效果
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体验光合作用理论知识,体验书签制作的过程。
八、活动总结
学生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更好地体验“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理论知识,巩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设计方案怎么写文案(篇7)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
(2)理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3)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等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课堂设计:
1、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关于“猫和三叶草”的案例,引入本课件的教学。在社会中,借用最近热映的《同桌的你》电影中主人公提到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以及“蝴蝶效应”,让同学们讨论人类社会中普遍联系的生存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著名论断作为本阶段课堂讨论的结束语。
2、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导引,引入哲学上对“联系”范畴做出的定义。
3、以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引入联系客观性的特点。引入古人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例子加以详解,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例子,并展开讨论。“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幸运数字等等。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的,恋爱中的情侣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4、由此引入联系的普遍性的特点。播放视频《十分钟看懂金融危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证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存的紧密度和普遍性。
5、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偏西是多种多样的,引入联系的多样性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论证。
6、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运用纪晓岚祝寿的例子,论证听言务尽,切忌断章取义,主观臆断。“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尊。”
四、教学后记:
1、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并结合案列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堂讨论,能够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和活跃度,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哲学原理课的兴趣,加深了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解,哲学本就是生活。
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学生改变对原理课“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旧认识,真正认识到源自生活的哲学,本就是生活本身。从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加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背过就忘”。使哲学真正能够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